跳至主要內容
:::
去格式引用 轉存PDF 轉存RTF 友善列印

修正條文

法規名稱: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製造輸入及申報作業管理辦法
修正日期: 民國 114 年 02 月 03 日
相關圖表: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分下列二級:
一、第一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指供設置公眾電信網路、專用電信網路、
    業餘無線電臺、限制行動通訊、限制遙控無人機或其他應經核准使用
    頻率所需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二、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指前款規定以外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主管機關對於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應依影響電波秩序程度分級管理,並定期
檢討。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應經核准,始得輸入。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視為未輸
入:
一、國內製造經輸出後復(退)運進口。
二、自國外輸入至政府核定之免稅加工出口區內之區內事業、科學工業園
    區保稅範圍內之園區事業、農業科技園區保稅範圍內之園區事業、自
    由貿易港區保稅範圍內之港區事業及海關管理之保稅工廠、保稅倉庫
    、物流中心及離島免稅購物商店。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自前項第二款所列之事業、工廠、倉庫、物流中心、免
稅購物商店進入中華民國境內其他地區者,應依第七條或第九條規定辦理
。但經取得審驗證明者,不在此限。
申請第一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進口者,應檢附電信管制射頻器材進口核准
證申請書(附表二)及下列文件之一,向主管機關申請核發進口核准證:
一、網路設置計畫核准文件。
二、電臺設置核准文件、電臺架設許可證。
三、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核准文件。
申請人得憑網路設置計畫核准文件、電臺設置核准文件、電臺架設許可證
或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核准文件分次申請進口核准證,各進口核准
證之器材數量總和以網路設置計畫核准文件、電臺設置核准文件、電臺架
設許可證或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核准文件所核准數量為限。
前條第一項第三款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核准文件,應由申請人檢具
下列文件,向主管機關申請:
一、申請函。
二、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
三、法人或非法人團體設立證明文件。政府機關(構)免附。
四、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文件。
前項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使用區域。
二、使用目的:包含使用之方式、期間及規劃。
三、器材之廠牌、型號、技術規格、外觀圖、數量、製造商之公司名稱及
    國籍。
四、器材之使用頻率、頻寬、發射功率、電波有效涵蓋範圍及其經緯度資
    訊之地形圖或電子地圖。
五、防干擾之必要規劃。
六、器材之復運出口、監毀等核銷規劃。
七、器材屬限制行動通訊或限制遙控無人機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者,須載
    明內控機制:包含操作人員訓練規劃、使用前後內部通報及管控機制
    。
前項第二款之使用目的,以下列情形為限:
一、供公眾電信網路或專用電信網路用。
二、供外國船舶或外銷船舶用。
三、供研發、測試或展示用。
四、非國內製造且輸出後復(退)運進口。
五、供審驗用。
六、供加工、維修或組裝後專供輸出用。
七、供自用之行動式業餘無線電臺二部以內。
八、供販賣用之船舶無線電臺。
九、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公共利益或防護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用。
輸入使用目的為前項第二款、第六款或第八款者,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
計畫得免載明第二項第一款之使用區域、第二款之使用期間及規劃、第四
款之電波有效涵蓋範圍及其經緯度資訊之地形圖或電子地圖及第五款之防
干擾之必要規劃。
以第三項第九款使用目的所輸入之器材屬限制行動通訊或限制遙控無人機
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者,應檢附下列文件之一:
一、維護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公共利益及防護國家關鍵基礎設施機關(
    構)之相關文件。
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通知為國家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之相關文件。
三、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指定為關鍵電信基礎設施設置者之相關文件。
申請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進口者,應依其用途檢附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進口核准證申請書(附表三)及其相關文件(附表四),向主管機關申請
核發進口核准證:
一、供電信服務用之行動衛星地球電臺或天線直徑小於三公尺之固定衛星
    地球電臺。
二、非國內製造且輸出後復(退)運進口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三、供審驗用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每次進口同廠牌型號十部以內者。
四、供研發、測試或展示用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五、供加工、維修或組裝後專供輸出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六、除行動衛星地球電臺及天線直徑小於三公尺之固定衛星地球電臺外,
    供自用之無線電信終端設備或低功率射頻器材。
七、供外國船舶或外銷船舶用。
八、專案核准文件載明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前項第六款器材輸入僅供申請人自用,不得轉讓或作為其他商業上之用途
,其輸入數量限制如下:
一、自行攜帶輸入者,六部以上,十部以內。
二、郵寄輸入者,三部以上,十部以內。
三、同一自然人或法人,一年內以十部為限。其中自然人須年滿十八歲。
第一項第六款輸入數量符合下列者得以切結方式輸入供自用,免請領進口
核准證:
一、自行攜帶輸入者,一次至多不得逾五部。
二、郵寄輸入或其他非自行攜帶方式輸入者,一次至多不得逾二部。
三、同一自然人或法人,一年內以十部為限。其中自然人須年滿十八歲。
取得主管機關核發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專用證號證明(以下簡稱專用
證號證明)者,得憑該證明輸入供研發、測試用之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
材。
前項專用證號證明有效期間為二年,並分為下列五個級距:
一、第一級距專用證號證明:專用證號證明有效期間內輸入次數二千次以
    上。
二、第二級距專用證號證明:專用證號證明有效期間內輸入次數一千次以
    上、未滿二千次。
三、第三級距專用證號證明:專用證號證明有效期間內輸入次數五百次以
    上、未滿一千次。
四、第四級距專用證號證明:專用證號證明有效期間內輸入次數二百五十
    次以上、未滿五百次。
五、第五級距專用證號證明:專用證號證明有效期間內輸入次數未滿二百
    五十次。
依第一項規定進口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同型號之器材一年以七百五十部
為限,且取得專用證號證明者應負保管器材之責任。
依第一項規定進口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主管機關得不定期派員抽查器材
之流向、用途及狀態。
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得就前條第二項規定之五個級距,擇一向主管機關
申請核發專用證號證明:
一、最近二年每年均取得主管機關核發進口核准證號且每年平均達五十個
    證號以上,或最近二年經經濟部核定為優良廠商,且最近二年取得主
    管機關核發進口核准證號每年平均達三十個證號以上。
二、最近二年未違反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受主管機關裁罰。
取得專用證號證明且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得於有效期間屆滿前三個月起
二個月內,向主管機關申請續發專用證號證明:
一、最近四年內專用證號證明期間進口之器材內部管控良好,無遺失或失
    竊之情事。
二、主管機關依前條第四項規定抽查,確認器材均於申請人營業所在地或
    工廠所在地。但器材已復運出口且申請人提出海關出口證明聯或其他
    可證明復運出口之文件影本供主管機關查核無誤者,不在此限。
申請專用證號證明者,應檢附下列文件,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一、器材管理計畫。
二、最近二年取得主管機關核發進口核准證之清冊及主管機關同意解除列
    管之文件;或最近四年內專用證號證明期間依前條第一項規定進口器
    材之管理紀錄,須包含項目名稱、數量、用途及流向。
三、前一年度申請人研發測試人員名冊及研究計畫、紀錄或報告等具備研
    發、測試能量之佐證資料。
依前條規定取得專用證號證明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主管機關得廢止其證
明:
一、主管機關依第十條第四項規定抽查,發現器材管理情形與所提報之管
    理計畫明顯不符。
二、經主管機關依本法第八十條第一項第六款裁罰。
經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廢止證明之廠商,應自廢止日起二年內,將以專用
證號證明進口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復運出口或報請主管機關監毀。
經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廢止證明之廠商,自廢止日起三年內不得申請專
用證號證明。
進口無線電信終端設備、個人定位無線電示標、海上倖存者定位裝置、低
功率射頻器材或業餘無線電臺已取得審驗證明者,得憑審驗證明辦理輸入
。
適用貨物暫准通關相關規定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經主管機關專案核准進
口者,得免申請進口核准證,並於規定期限內依暫准通關相關規定復運出
口。
船舶或航空器自國外輸入時,其已裝置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免請領進口
核准證,但應依相關法令申請電臺執照。
免簽證入境或持有外交簽證、禮遇簽證或停留簽證入境之外國人,輸入供
自用之行動衛星地球電臺,得免請領進口核准證。
前項免簽證入境或持有停留簽證入境之外國人,輸入供自用之行動衛星地
球電臺以一部為限。
國際救援隊、外國政府或民間救援組織,因緊急救災或具時效性災害演練
等目的,攜帶救災用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入境,通關申報輸入貨品時,憑
救災人員用之專用代碼辦理輸入,得免申請輸入核准文件及進口核准證。
前項救災人員用之專用代碼,由主管機關另行公告之。
申請人申請進口核准證時,檢具之網路設置核准文件、電臺設置核准文件
之規定期間、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核准文件有效期間或專案核准文
件有效期間不同者,應分別申請。
進口核准證有效期間為一年,每證限使用一次。必要時,得於期間屆滿前
申請展期一年,並以一次為限。但進口核准證有效期間不得超過架設許可
證或相關核准文件之有效期間。
進口核准證遺失時,應檢附申請書向主管機關申請補發。
進口核准證資料異動時,應檢附申請書向主管機關申請換發。
射頻器材免進口核准證之專用代碼,由主管機關另行公告之。
製造、輸入或持有供設置電臺或主管機關公告一定功率以上之電信管制射
頻器材者(以下簡稱申報者),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應定期每二年申報
一次,並於申報年度一月一日起至一月三十一日止,檢具電信管制射頻器
材申報文件,以電子方式辦理申報。
前項之申報內容應包含器材之流向、用途及狀態。
申報者有申報不全或申報不實之情形,主管機關得令其按季或按月申報。
經主管機關令其按季申報者應於每季首月十日前,檢具前一季之電信管制
射頻器材申報文件向主管機關申報。
經主管機關令其按月申報者應於每月十日前,檢具前一月之電信管制射頻
器材申報文件向主管機關申報。
第四項及第五項申報者已依處分按季或按月申報期滿一年後,主管機關得
視情形廢止該按季或按月申報之處分。
第三項所稱按季,以每年一月至三月為第一季,四月至六月為第二季,七
月至九月為第三季,十月至十二月為第四季。
申報者應檢具下列文件向主管機關申報:
一、電信管制射頻器材申報資料表(附表五)。
二、其他經主管機關要求提供之相關申報資料。
前項申報應檢具文件不全、申報內容有欠缺或不合規定者,應於主管機關
通知補正期限內補正;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視同未申報。
申報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檢具簡易申報資料表(附表六),以電子方
式向主管機關申報:
一、持有已取得電臺設置核准文件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二、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已依本辦法規定報請主管機關封存。
三、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依本辦法規定經主管機關輸入核准並管制在案,因
    故障、損壞或零件老化等因素,輸出維修後復運進口。
四、輸入僅供短期靜態展示、短期展場表演或體育競賽活動,並承諾於該
    期間結束後將復運出口。
前項第一款已取得電臺執照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申報者於申請換發電臺
執照時視同申報,免依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
以電臺架設許可證、網路設置計畫核准文件或電臺設置核准文件申請核准
進口,申請人未於規定之期間內取得電臺執照或設置完成者,應於期間屆
滿前復運出口或依第二十六條規定辦理。
依第七條第一項規定以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計畫核准文件進口之器材,
申請人應於核准文件規定之期間屆滿前,將輸入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復運
出口或報請主管機關監毀;必要時,申請人得於規定之期間屆滿前三十日
內,以書面敘明理由申請展期,展期最長為二年並以二次為限。
前項有下列情形之一,得免復運出口或報請主管機關監毀:
一、第一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取得網路設置計畫核准文件、電臺設置核准
    文件或電臺執照,經報請主管機關備查者。
二、申請人檢附器材使用及管理計畫經主管機關審查認有必要,且無電波
    干擾疑慮者。
三、依第七條規定進口供審驗用之業餘無線電臺,取得器材審驗證明,經
    報請主管機關備查者。
依第七條第一項規定進口二部以內供自用之行動式業餘無線電臺,申請人
不得將其轉讓或作其他商業上之用途,且應於進口核准證核發日起六個月
內取得行動式業餘無線電臺執照。申請人未於進口核准證核發日起六個月
內取得執照者,應將輸入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復運出口或報請主管機關監
毀;必要時,申請人得於期間屆滿前三十日內,以書面敘明理由申請展期
,展期最長六個月並以一次為限。
依第九條第一項第三款至第五款規定進口之器材,申請人應於進口核准證
有效期間屆滿前,將輸入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復運出口或報請主管機關監
毀。必要時,得自行銷毀並檢附銷毀過程紀錄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依第九條第一項第八款規定進口之器材,申請人應於核准文件規定之期間
屆滿前,將輸入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復運出口或報請主管機關監毀。必要
時,得自行銷毀並檢附銷毀過程紀錄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申請人得於前二項期間屆滿前三十日內,以書面敘明理由申請展期,展期
最長為二年並以二次為限。
第一項及第二項有下列情形之一,得免復運出口、報請主管機關監毀或自
行銷毀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一、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取得審驗證明,經報請主管機關備查者。
二、申請人檢附器材使用及管理計畫經主管機關審查認有必要,且無電波
    干擾疑慮者。
三、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使用無法重複充放電電池作為電源供應者,且器材
    一經安裝後難以取回。
經主管機關專案核准輸入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未取得審驗證明者,
其汰換、暫停使用或讓與第三人,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第一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毀損、汰換或終止使用時,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
,其器材所有人應即報請主管機關封存或監毀。但器材之所有人不明者,
主管機關得逕予封存或監毀。
依前項封存期間屆滿前三個月內,器材所有人得以書面敘明理由申請展期
,展期以三年為限。
主管機關知有第一項應封存或監毀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時,得主動派員封
存或監毀。
主管機關對於封存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得不定期派員檢查。
第一項汰換或終止使用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得讓與第三人。
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暫停使用之第一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其器材所有
人不辦理封存或監毀者,應指派專人列冊管理器材數量及放置地點,並報
請主管機關備查,主管機關得不定期派員檢查。
船舶或航空器無線電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經報請主管機關備查,不須辦
理封存或監毀:
一、船舶無線電臺在國外銷毀或轉讓,或隨同船體輸出國外。
二、航空器無線電臺毀損、汰換、終止使用或隨同航空器輸出國外。
經審驗合格之業餘無線電臺,於毀損、汰換、終止使用或暫停使用時,不
須辦理申報、封存、監毀或專人列冊管理。
依本辦法規定將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復運出口者,應於器材出口後檢具下列
文件之一,報請主管機關解除列管:
一、海關出口證明聯或其他可證明復運出口之文件影本。
二、外國船籍證書或本國發票影本。
應辦理封存、監毀、自行銷毀或復運出口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遺失或失竊
時,器材所有人應即檢具警察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或由器材所有人自行切
結,向主管機關申請解除列管。
為使用而持有個人定位無線電示標(Personal Locator Beacon,簡稱PLB
)器材者,應向交通部航港局登錄器材識別碼、個人及其緊急聯絡人之聯
絡電話等資訊。其器材毀損、汰換或終止使用,或登錄資訊異動時,亦同
。
使用個人定位無線電示標之持有者,經交通部航港局或執行搜救之機關發
現有未依前項規定辦理登錄之情形,應提供器材識別碼及個人資料供執行
搜救之機關作成紀錄通知主管機關,且持有者應辦理登錄後始得繼續使用
。
申請文件不全或記載內容不完備者,經主管機關通知限期補正,屆期不補
正或補正仍不完備者,不予受理。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之申報管理、製造管理及輸入管理,主管機關得委託其
他機關辦理。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