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去格式引用 轉存PDF 友善列印

歷史異動條文

法規名稱: 數位電視無線電臺技術規範
修正日期: 民國 92 年 11 月 18 日
第一章  總則
1.1 為確保地面廣播數位電視無線電臺之節目信號品質,避免各電臺信號
    相互間之干擾,特依電信法第四十六條第四項規定訂定本規範。    
1.2 本規範所定工程設備技術標準適用於在規定頻道內發射數位電視信號
    供公眾接收之地面廣播數位電視無線電臺。
1.3 本規範名詞定義如下:
    (1) 數位電視 (DTV):指以數位化方式傳輸、調變、處理節目源,自
        節目匯集、製作、傳輸迄至用戶端接收,以數位化方式處理影音
        信號之發送端至接收端之技術。數位電視可分為高畫質電視 (H-
        DTV 解析度為 1920×1080I  或 1280×720P)、標準畫質電視 (
        SDTV  解析度為 720×480I  或 720×480P) 及其他數據廣播服
        務。我國地面廣播數位電視採用歐規 DVB-T  標準,使用 COFDM
        數位調變技術。
    (2) 發射輸出功率:指發射機於發射機連接天線輸出端處之射頻平均
        功率。
    (3) 核定電功率:指交通部核定之發射機輸出電功率。
    (4) 天線功率增益:指一無損失之基準天線與特定天線,在同一距離
        於其最大輻射方向,產生相同場強或功率通量密度時,所需輸入
        無損失基準天線之功率,與所需輸入該特定天線功率之比,其單
        位為分貝,簡稱天線增益。基準天線可選自由空間全向基準天線
        ,其增益為零分貝;或選自由空間半波長偶極基準天線,其增益
        為 2.15 dB。
    (5) 有效輻射電功率:指天線功率增益與天線輸入功率之乘積,其單
        位為仟瓦或仟瓦分貝。
    (6) 超高頻:指自三○○兆赫至三○○○兆赫之無線電頻率。
    (7) 載波頻率:指用以載送聲音、圖像或其它資訊之無線電波頻率。
    (8) 頻道:指載波及其邊帶所佔之頻帶,電視頻道以數目表示之。
    (9) 佔用頻寬:指電臺發射在指定頻帶上下限以外之平均功率,各別
        等於總平均功率百分之○‧五所佔用之頻帶寬度。
   (10) 指配頻率:指由主管機關依法核准無線電臺發射使用之頻率。
   (11) 頻率容差:指發射所佔用頻帶之中心頻率與其指定頻率容許之最
        大偏差,或發射之特性頻率與其基準頻率容許之最大偏差。
   (12) 諧波及混附發射:指載波之副波及一切不正常之發射。
   (13) 自由空間電場強度:指不受地面或其他反射物之反射影響,所量
        得之電場強度。
   (14) 電場強度:指在天線感應場外 (至少距天線一個波長距離) ,以
        3 公尺高之標準半波偶極天線所測得之無線電波強度。
   (15) 平均地形天線高度:指發射天線輻射中心相對於平均地形之高度
        ,亦即發射天線輻射中心之海拔高度減去平均地形高度所得之高
        度。
   (16) 平均地形高度:於五萬分之一或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上,以發
        射天線地點為中心,自正北方向畫一基線,每隔四十五度之方位
        畫一條輻線,距發射天線地點三公里至十六公里間,排除海洋以
        及超過國界之區域,每隔二百公尺讀取一個樣本地點之海拔高度
        ,將全方位八條輻線在該範圍內所讀取諸樣本地點之海拔高度取
        平均值,即為平均地形高度;若地形崎嶇且不規則,則讀取樣本
        地點之間距應再縮小。
   (17) 涵蓋區域:指發射機於指定頻帶,指定百分比時間及地點下,傳
        播電場強度大於或等於可用電場強度之區域。
   (18) 同步信號:指使發射與接收雙方達成同步之信號。
   (19) 偏極化:指電波自發射天線所輻射之電場方向。
   (20) 掃描:指依照預定方法將構成圖面之圖素 (即圖像單元之光值)
        ,予以連續分析之方法。
   (21) 掃描線:指在圖像上之一連續性線條,含有經掃描方法所得之明
        暗各部分。
   (22) 交錯掃描:為一種掃描方式,其第一圖場週期由奇數掃描線構成
        ,第二圖場週期由偶數掃描線構成,依次掃描。
   (23) 連續掃描:為一種掃描方式,其圖場週期由數掃描線依次掃描構
        成。
   (24) 電視傳輸標準:指電視無線電臺所輻射電視信號特性之標準。
   (25) 標準電視信號:指符合電視傳播標準之信號。
   (26) 圖場:指在選定之掃描圖形內,經一次完成之掃描。例如二對一
        之交錯掃描圖形內,作一次交替線條之掃描。
   (27) 圖框:指業經掃描之全部圖像。例如二對一之交錯掃描,則兩個
        圖場可構成一個圖框。
   (28) 寬高比:指圖框之寬度與其高度之比。
   (29) 地形起伏度:指沿傳播路徑距發射電臺發射天線地點十公里至五
        十公里間,以規則間距取樣,統計所得累計分布為百分之十至百
        分之九十間之地形高度差異,又稱為地形崎嶇因素。可利用五萬
        分之一或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以發射天線地點為中心,全方
        位八條相隔四十五度均勻分布之幅線上,距發射電臺發射天線地
        點十公里至五十公里間,排除海洋以及超過國界之區域,每間距
        八百公尺,自地形圖讀取一個樣本地點之地形高度作為統計;若
        地形崎嶇且不規則,則讀取樣本地點之間距應再縮小。
   (30) 可用電場強度:指有種種干擾,於特定條件下,可達到特定接收
        品質所需之最小電場強度。最低 DTV  電場強度標準為 48 dBuV
        /m。
   (31) 接收天線高:指在接收地點接收天線輻射中心離開當地地面之高
        度。
   (32) 無線電波:指頻率低於三○○○秭赫在空間傳播而無人工導引之
        電磁波,又稱赫茲波。
   (33) 干擾:指經由放射、輻射、感應、或其組合之無線電波。在無線
        電通信系統之接收端產生非需求信號,致使需求信號顯現品質劣
        化、資訊誤解或遺漏之現象。
   (34) 衰落:指無線電波在傳播過程,由於傳播介質變化所引起無線電
        場強度之變化現象。
   (35) 同頻頻道:指有二個或二個以上之無線電波發射,使用相同之射
        頻頻道。
   (36) 鄰頻頻道:指在緊鄰指配頻道上側或下側之射頻頻道。在指配頻
        道之較高頻上側鄰頻道稱上鄰頻頻道;在指配頻道之較低頻下側
        鄰頻道稱下鄰頻頻道。
   (37) 保護比 (D/U):指於特定條件下,接收機輸出端為維持接收品質
        優於一特定值,其射頻輸入端需求信號對非需求 (干擾) 信號強
        度之比,須超過某一特定值,此種需求信號對非需求信號功率位
        準、電壓位準或電場強度之最小比值。保護比若以分貝表示,則
        為 10 倍前述功率位準比值之常用對數,或 20 倍前述電壓位準
        比值或電場強度比值之常用對數。
   (38) B 級涵蓋範圍:以距離地面 10 公尺高度做為接收點,在某一地
        區內 50 %之地點,可在 90 %之時間,接收到良好之畫面品質
        ,此一地區即定義為 NTSC B 級之涵蓋範圍,符號表示為 F (50
        ,90)。當 DTV  廣播時,數位電視服務之涵蓋目標為達到 F (50
        ,90),亦即在目前能夠接收到 NTSC 之服務範圍內,可獲得可靠
        之數位電視服務。相對於其干擾訊號之標準則為 F 50,10) 。
1.4 數位電視無線電臺工程設備除應符合本技術規範外,並得參採歐洲電
    信標準組織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ETSI) EN 300 744,TR 101 190  和 TR 101 290 有關數位電視之規
    範。